快速询价招标,10分钟反馈,立马获取海量在线报价

电缆宝-电线电缆现货·定制报价在线交易市场

电缆宝首页 > 资讯中心 > 线缆行业动态

【高端专访】王子纯:扎根中国智造 贡献大国品牌

发布人:电缆宝dianlanbao 发布日期:2022-05-31来源:电缆宝分享到:

5月10日,我们迎来第六个中国品牌日。自2017年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品牌日起,越来越多的国货精品进入了大众视野,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为了更好地宣传国产品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中国名牌》全媒体就“如何做强大国工业品牌”,对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子纯进行了专访。


《中国名牌》:您认为打造工业品牌关键要素有哪些?


王子纯:所谓品牌定位,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服务形成完整的规划设计,从而给目标消费群体留下特有的经济价值。这需要前瞻性和国际化的视野,需要深入研究品牌行业环境、竞争对手、目标消费群体范围等。


打造工业品牌,最关键的要素有三点。


一是品牌的根基在市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们针对世界电缆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创建了东强品牌,注册了“东强”商标。“东强”的寓意是“东台地区最强、中国东部最强、世界东方最强”的品牌, 打造长盛不衰的“百年老店”。在品牌创树的征程上,我们砥砺前行,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良好业绩。2008年“东强”商标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填补了东台市的空白。


二是品牌的核心在质量。我们严格把好原辅材料、技术工艺、设备维护、员工技能、生产流程管控五个环节,规范质量体系运行,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始终坚持产品质量“零缺陷”,保障了产品质量的出厂合格率100%。由于30多年始终坚持产品质量“零缺陷”,东强牌电缆的美誉度与日俱增。


三是品牌的效应在管理。为了提升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公司党委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互联网搭建全体员工的学习交流平台,让大家积极参加,踊跃交流分享。全体员工坚持参加“学习强国”学习。党员管理干部做到“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东强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东强品牌的效应进一步放大,东强公司变成了铁路信号电缆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


《中国名牌》:经过多年发展,东强公司如今已经走到全国电线电缆制造业前列,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请您介绍一下东强电缆是如何实现“小品牌强市场”的?


王子纯:东强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可以用三句话总结,就是时间不短、规模不大、质量不差。


东强成立于1985年,距今已有37年,冲破了民营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三到四年的魔咒。东强的规模与同行业相比不算大,去年开票销售只有9.17亿元,但东强的发展质量并不差,每年向国家缴纳税费是 2500-3000 多万元。按占地面积200亩计算,东强亩平均税收突破了10万元,今年一季度末我们的资产负债率只有19.3%。


30多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奋力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是搭建平台,早在2002年就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建立),后来又建立省级研发中心,在哈理大建立人才培养基地,遴选优秀员工到高等院校培训,为品牌建设奠定了技术和人才基础。二是研发新品,不断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实施了六次技术升级改造,成功开发了“高性能内屏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高频数据安全电缆”“中低压特种电力电缆” “铝合金特种电缆”“风能环保橡套电缆”“高强度铝合金特种电缆”等100多个新产品。我本人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参加了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接受了“焦点访谈”和“新闻联播”等报社的采访。通过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实现了我们“小品牌强市场”的目标。2017年9月,东强公司在品牌江苏建设中,被授予江苏省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获金帆奖。三是创新管理,我们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运用科学管理的新工具,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新的管理模式提升了东强品牌的含金量,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保证了经济效益。公司先后获得江苏省政府质量奖,盐城市市长质量奖和东台市首届市长质量奖。2018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19年获江苏省专利金奖,2021年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中国名牌》: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而不保护更是无路可走。请您谈谈知识产权对企业品牌发挥了哪些作用?


王子纯:知识产权对企业品牌保护,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知识产权规避了侵权的风险。东强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东强的专利申请费、授权费、维护费等用于专利保护直接费用每年达50多万元。但是小的投入规避了侵权风险,保障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2003年,公司在研发市场热销的发明专利产品,结果被国内三家知名企业仿制,如果我们不采取果断的维权措施,创新投入就要付之东流,且要失去新产品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东强公司向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侵权诉讼,迫使对方停止了非法侵权。


二是知识产权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东强公司不断放大品牌效应,通过专利产品提升东强品牌的影响力,东强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又拓展了东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东强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又激励了东强人持续创新的激情。2021年我们的专利产品占开票销售额的70%,充分体现了专利产品对东强品牌的支撑作用。


三是知识产权使企业不断持续发展。由于东强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攀升,东强的产品已走向电力传输、互联网、光伏、风电新能源等领域。良好的品牌形象与持续不断的创新,形成了叠加的发展优势,目前公司已形成五大系列的畅销产品。截止目前,公司拥有国家授权专利230件,其中发明专利18件;公司先后承担国家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行业标准的起草与修订30多项。2013年,我们投入2亿元,引进世界尖端生产检测设备,新上三条智能化生产线。目前东强品牌的市场估价已超过10亿元,基于东强品牌的影响力,金融部门给东强授信额度为2亿元,且是信用贷款。


《中国名牌》:在工业制造领域,国内工业品牌建设与国际一流工业品牌比,还存在差距。做强大国品牌,我们有哪些短板?还需要从哪些方面着力?


王子纯:我认为在工业制造领域,国内工业品牌建设与国际一流工业品牌比,最大的差距在于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铸就工业品牌,大国工匠铸就大国品牌。


相对于拥有国际一流工业品牌的制造业强国,我们在工匠精神的建设上,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三不”现象。一是工匠的氛围不浓。在制造业强国,摘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的“蓝领冠军”,所受关注及影响力一点不比体育明星差。但在我国,目前技术人才的培养依旧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正视”,高级技工短缺,技工教育体制不完善,工作苦且不被重视,我国技能职业人才的培养正经历着种种困难。二是工匠的资源不足。据统计,现在已经出现了2000多万高级技工的人才缺口。在全国7.7亿就业人员中,技术工人占比约为20%,远低于德国等发达国家技术工人占比超过80%的水平。有很多的工厂面临招工难的问题。虽说现在拥有本科学历的人一抓一大把,但是每年还有很多人在不断地加入这个行列。而职业技术学校却面临着招生困难,甚至出现无生可招的怪现象。三是工匠的待遇不高。在德国技工工资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技校毕业生的工资几乎普遍比大学毕业生的工资高,甚至高过大学教授。由于德国技工的工资高,实干者更是人才辈出,他们以精湛的工艺技术创造了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而在我国,技术工人的待遇普遍偏低。目前一个技术工人的工资,普遍在每月4000到8000元之间。近几年来我们东强公司不断完善技术工人的薪酬递增机制,技术工人的人平均月薪已突破8000元。


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工匠精神应成为促进企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是实现企业产业链由中低端向高端发展的核心要素。多年来,我们着力在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打造工匠精神,建设工匠文化。将工匠精神植入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工匠意识。为了保障员工素质的不断提升,我们投入1000多万元建立了孔子文化中心,其目的就是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员工;以红色文化引导员工,用企业文化规范员工。将工匠精神内化于每位员工的工作理念中,厚植工匠精神的土壤,让员工对工作怀有一份职业敬畏感、认同感和责任感。二是彰显品牌价值,强化质量管理。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优质品牌。引导员工干一件事树一块成功的丰碑,对产品品质坚持极致追求,以“零缺陷”塑名牌,以合格率100%塑“百年老店”。三是创新培训机制,持续赋能工匠。出台了具有“东强”品牌特色的职工技能评价体系,公司每半年举行一次职工操作技能竞赛,以赛促训、以训促学、以学促能。凡在操作竞赛中获得优秀成绩的员工,直接晋升为主操手,薪酬待遇同步提升,充分调动了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创塑劳模形象,打造工匠团队。“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企之本。”大力弘扬劳模工匠精神,筑牢新时代奋斗者知识技能底色,这是企业发展的底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我们建立了劳模工匠梯队,一名机电维修工荣获第二届“东台市工匠”称号,一名主操作手被表彰为盐城市劳模,一名党员被表彰为东台市劳模。目前公司有省级劳动模范3名、地市级劳动模范6名、县级劳动模范11名。劳模的示范效应不断显现,通过工匠精神引领品牌建设,为企业发展注入了不竭的活力和动力。


关注“电缆宝”公众号

免费获取海量采购、招标、现货、线缆价格最新信息

采购招标 | 现货市场 | 厂商报价

电缆宝提供每日最新电线电缆价格行情及电线电缆资讯的实时报道;电缆宝只为您关注您所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