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询价招标,10分钟反馈,立马获取海量在线报价

电缆宝-电线电缆现货·定制报价在线交易市场

电缆宝首页 > 资讯中心 > 线缆行业动态

新潮涌珠江 水乡再扬帆

发布人:电缆宝dianlanbao 发布日期:2022-10-10来源:电缆宝分享到:

  初秋,从虎跳门旁到黄杨河畔,斗门大地处处涌动干事创业的热潮。

  不久前,广东省庆祝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珠海斗门岭南大地百草园隆重举办。人们在这里,感受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乡村的独特风采、别具一格的水乡魅力。

  珠海斗门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隅土地上的人们从传统农业大县发家,也曾经历过产业层次低、发展粗放、生态环境污染等“成长的烦恼”。

  珠江潮涌,踔厉奋发。这十年间,珠海斗门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参与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创新要素聚集,发展模式重塑。十年来,珠海斗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家园,让绿色成为斗门发展最动人的色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南方日报记者林郁鸿

  奋斗岁月

  模式变革创新种子角逐新赛道

  机器人挥舞着长长的“手臂”,在轨道上来回穿梭,将一块块电池放进“烤箱”内烘烤,珠海冠宇位于新青工业园的工厂,正在呈现智能制造的新图景。从锂电池起步,珠海冠宇主业始终围绕一个“锂”字,赛道从消费电子拓展到动力电池,发展成为珠海登陆“科创板”的第一子,进入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单”。

  “早期的时候,我们无论是材料还是设备,都要进口,产品性能差了很大一截。经过努力,相比日韩对手,我们甚至在某些领域还更加领先。”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延铭说,在聚合物软包电池消费类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中,珠海冠宇已经连续三年稳居全球第二。

  过去十年,珠海冠宇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跨越,开展基础研究、布局前沿技术,拥抱绿色能源的浪潮,成为大批珠海斗门企业创新发展的缩影。

  曾经,从传统农业大县发家的珠海斗门,经历过产业层次低、发展粗放、生态环境污染等“成长的烦恼”。如何兼顾产业与生态,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是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珠海斗门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加快推动园区创新发展,吸引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培育区域发展的创新力。

  在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寿伟春劳模创新工作室内,“劳模精神薪火相传”8个大字异常醒目,最新的研发成果在展桌上一字排开。十年间,创新骨干韦小兰带领团队融入中国光电线缆的创新变革,投身国际标准制定,打破了多年来通信电缆有关国际标准皆由欧美企业主导制定的纪录。

  创业十年,珠海精实测控从一家专注于检测领域的“隐形公司”,成功找到了技术应用的商业落地法则,跨过从技术到产品的鸿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这十年间,在珠海斗门,更多企业投身创新大业,创新主体蓬勃发展。2021年,全区有效高企达194家,比10年前增长12倍多,122家企业获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与上年同比增长15.09%。

  平台再造孕育产业发展生态圈

  从一个个工厂车间、园区楼宇等入手,过去十年,珠海斗门全力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精准布局各大园区主导产业,形成“一园一主导,一园一特色”集聚发展优势。

  西江虎跳门水道,万顷碧波,长龙入海。珠海最西端,总投资约1300亿元的富山工业城桩机耸立,珠海全市单一项目建设总量最大的5.0产业新空间正在这里拔地而起。未来,这里将秉承“生产+服务+生活”共生、“山+水+园”共融的理念,积极谋划5.0产业新空间建设,打造珠西产城融合示范标杆。

  在富山工业园,中京电子的数字化智能车间灯光熠熠。在经历一年的试产之后,这一新的重大产业项目正在储备大批量生产交付能力。

  “珠海中京富山PCB工厂,是中京电子成立以来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提升跨度最大的智能化工厂,也创下了富山‘单体厂房规模之最’的纪录,从项目动工到全面试产仅用了18个月,目前已具备产品大批量生产交付能力。”珠海中京相关负责人说。

  从2012年到2022年,富山工业园成为见证珠海产业突围的重要平台。今年9月,锂电池铝塑膜头部上市公司新纶新材宣布,将与珠海格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联手落户珠海,共同打造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和光电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预计42亿元。

  产业集群式崛起壮大,成为过去十年珠海斗门园区提质发展的法则。如今的珠海斗门,名企璀璨,以电路板产业为例,东山精密、方正科技、景旺、中京电子、越芯、深联电路等行业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相继落子,形成了涵盖产业链上下游的生态圈,构建起“龙头拉动、配套跟进、集群发展”的产业梯队,蓄势冲击千亿级产业集群。

  从富山工业园一路向东,穿越城乡大地,珠江入海口磨刀门水道旁,珠海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在破局起势。

  作为该园区首批入园企业之一,东升源(广东)智能电气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赖礼玉说:“我们正在抢抓时间调试,力争下半年达到生产条件。”

  珠海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是珠海15年来唯一一个新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启动建设以来,这块寥落之地,从少有人烟,到如今旧貌换新颜,累计引进36个高端智能制造项目,成为珠海迈向万亿工业强市的一块重要拼图。

  生态底色描绘和谐共生新画卷

  初秋,漫步在莲洲一条条柏油路铺设的村道上,眼前展开的是一幅“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的美丽画卷。

  秋收之际,广东省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启幕,浓缩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乡村和都市现代农业的新风貌,突出“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园区”“美丽河湖”“美丽廊道”等“五美”盛况。

  岭南水乡惹人醉。从建起全国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创建项目”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到推进斗门片区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带、莲溪片区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建设“国家农业公园”,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之路在珠海斗门逐渐清晰。

  这十年间,珠海斗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家园,让绿色成为斗门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在东湾村,经过升级改造,每户都建有三级化粪池。此前,多数农户使用水冲式厕所,这些厕所较为简陋,不能达到无害化要求。“粪污直排,影响了河涌的水生态,看似简单的一个厕所改造,是解决处理好农村污水问题的一个生动切入点。”东湾村党支部委员何伟健说。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着珠海斗门过去十年发展的全过程。十年间,珠海斗门持续加大投入,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河湖建设全域推进,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年提升,获评国家生态区,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黑臭河涌水生态修复,农村“厕所革命”经验入选全国九大典型范例。

  绿色发展不仅是生态环境的改善,还包括发展模式的重塑。近年来,珠海斗门摒弃传统粗放式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富山工业园,投资超41亿元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能源管理项目正在启动建设,建成后每年可为园区提供电量约8.6亿千瓦时,可减少碳排放约35万吨。

  在青岛啤酒(珠海)有限公司,每日约1100吨啤酒废水通过734米长的专管,按约定主要污染物浓度限值排入富山水质净化厂,这样的啤酒废水价值共享项目,既为企业每年节省近百万元污水处理费,又为水质净化厂节约碳源购买成本,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共赢发展”。

  十年间,从乡村田园到企业园区,行走在斗门大地,越来越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在生动演绎。

  赓续奋斗

  加快建成西部中心城区先导区

  2013年3月17日上午9时42分,高达100米的地标性建筑益力电厂烟囱轰然倒下,旧工业时期的符号从此消失。在珠海斗门,新城市的梦想照进现实。

  十年来,一个个新建筑、新公园、新公厕出现在斗门人的身边,在提升着市民的幸福指数的同时,也一步步实现着斗门人的梦想——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

  时光飞逝,打造富裕、美丽、幸福的“大斗门”的征程,正在路上。

  今年以来,按照“两化三型”要求,珠海斗门不断优化“一河两岸四组团”协同联动的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实施市政道路新建和改造提升行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备、设施完善、水平更高,加快建成西部中心城区先导区。

  今年5月,湖心新城启动第二批基础设施建设,该批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涉及公园、道路、市政配套等9项建设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湖心新城片区的基础设施配套。

  未来,位于珠海西部生态新城中心腹地的湖心新城,将打造成为高铁新城“起步区”、滨江特色生态宜居示范新区和片区级商贸文化中心。根据规划,湖心新城区将建设医疗设施2处、学校19所、邻里中心8处、社区体育公园3处,其他基础设施45处。目前,湖心新城范围内道路总长度约20.6千米,具备通车使用条件的道路约9.6千米。

  在精准发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建成西部中心城区先导区的同时,珠海斗门还将构建便捷高效对接通道,加快打造珠海西部区域交通枢纽。

  鹤洲北,飞跨磨刀门而来的香海大桥,将珠海东西城区的时空距离压缩至30分钟,碧波化为通途。蔚为壮观的香海大桥附近,鹤洲枢纽——一座规划中的高铁枢纽正在加速落地,从规划蓝图走向城市前台。

  按照规划,未来,珠海斗门将加快构建“双港、四轨、八横八纵”综合交通体系,全力建设轨道上的斗门,加快推进珠肇高铁、广珠澳高铁、珠斗城际、珠机城际等轨道建设,力促高铁、城轨、地铁在鹤洲汇聚,支持鹤洲枢纽打造珠江口西岸轨道交通中心。

  一线案例

  预制菜产业

  “灯塔园区”崛起

  初秋,昭信村万亩鱼塘花飞溅,一幅白蕉海鲈鱼跃图映入眼帘。过去十年,依托一条白蕉海鲈产业链,珠海斗门培育出近百亿级规模的大产业,从“亿元村”到“千强镇”,白蕉镇跻身“中国海鲈之乡”,并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海鲈加工基地。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环境好、水好,养的海鲈就好。”白蕉镇渔业协会会长、昭信村党总支部书记彭炳根指着眼前一排排开满增氧机的鱼塘说,村里的新楼十有七八是村民用养殖海鲈赚的钱修建的。

  如今,昭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住着新楼房、开着小轿车,过上了好日子。

  水跃鱼欢的背后,一场全方位的变革正在珠海斗门的沃野平畴推开。今年5月,珠海市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进入“2022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随后发布《加快推进斗门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五条措施》,全速抢滩布局预制菜全产业链,打造年产值超300亿元的广东预制菜产业“灯塔园区”。

  在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一期,一场白蕉海鲈的产业变革正在兴起。流水线上,穿着无菌衣的工作人员将从鱼塘捕捞、运输而来的白蕉海鲈,制成预制菜成品。

  “通过将活鱼制作成预制餐产品,可以大幅降低白蕉海鲈受市场收购价格波动的风险,也节约了活鱼运输的冷链物流成本,相比活鱼在市场终端更具价格优势。”养殖大户梁炎明说。

  一条条鲜美的白蕉海鲈,让珠海斗门预制菜产业园成为行业的聚焦点,也吸引了家电巨头格力的目光。格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格力电器可以以珠海斗门预制菜产业园为平台,通过加强招商引资,吸引企业集聚,构建预制菜装备的研发、生产、运营全产业链体系;依托其装备制造产业优势,推动龙头企业需求对接,引领预制菜装备转型升级,提升珠海预制菜产业发展影响力。

  “预制菜品质离不开存储与运输,冷链装备配套能力也成为了预制菜产业抢夺先机的关键一环。”国联水产集团董事长李忠说,“预制菜工厂工艺的实现是一大焦点,希望格力的入局,可以给预制菜产业带来新的行业发展机遇,推动新一轮的厨房革命。”

  如今,珠海斗门预制菜产业园二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25万平米定制厂房,已引入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会长单位恒兴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进驻。同时建设白蕉海鲈产业服务中心,提供金融配套、科技研发、品牌营销、展示交易、检验检测等功能与服务,构建预制菜研发区、文化体验区和金融服务区,与一期形成“五区一中心”联动发展格局。

  预制菜“一端连着乡村振兴,一端连着消费变革”。未来,一条条生鲜的活鱼将在此变为一道道美味佳肴,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数读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188.49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468亿元

  ●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跃升至2021年的847亿元,2018—2019年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百强区

  ●科技创新成为新引擎,2021年,全区有效高企达194家,比10年前增长12倍多

  ●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崛起,2021年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分别实现355亿元、198亿元、113亿元

  ●2021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实现74.87亿元,同比增长5.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十分之一

  ●白蕉海鲈养殖面积3.9万亩,占全省产量70%,占全国产量50%,全区海鲈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70亿元

  ●珠海斗门预制菜产业园加快建设,已建成水产品深加工厂房30万平方米,近21万吨冷库容量,目前已引进强竞供应链、诚丰优品等预制菜企业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总面积11.77平方公里的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是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创建项目”

  ●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累计建成各级各类新农村建设示范村59条,斗门“厕所革命”经验入选全国九大典型范例

  ●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于民,每年支出区级财政7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关注“电缆宝”公众号

免费获取海量采购、招标、现货、线缆价格最新信息

采购招标 | 现货市场 | 厂商报价

电缆宝提供每日最新电线电缆价格行情及电线电缆资讯的实时报道;电缆宝只为您关注您所关注的!

委托找货

在线询价

客服电话:400-8118-365

电话咨询

扫一扫

免费入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