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询价招标,10分钟反馈,立马获取海量在线报价

电缆宝-电线电缆现货·定制报价在线交易市场

电缆宝首页 > 资讯中心 > 线缆行业动态

听吴重阳老师回忆侯马502厂当年的辉煌

发布人:电缆宝dianlanbao 发布日期:2023-07-18来源:电缆宝分享到:
7/18/2023,你知道中国大陆第一条光缆的诞生地吗?你知道整个1990年代之前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光缆制造商在哪里吗?不在武汉,不在北京,也不在上海,苏州,而是在山西侯马。可能,你还不知道侯马这座城市?但你一定会知道春秋五霸之首的晋国吧。侯马,古称新田,就是当年晋国全盛时期的国都之一。

6月22日,在初夏的热浪中,编辑路过侯马前往拜访中国光纤光缆行业发展的亲历者,曾在侯马电缆厂和亨通光电工作多年的吴重阳吴老,听他讲述他所经历的往事。

吴老是临汾人,在临汾长大,读的一中,在西安读军校,今天的火箭军工程大学,大学里学的是自控专业。山西的人都特别热爱家乡。大学毕业以后,吴老利用机会回到了家乡工作,加入了当时还是建设中的邮电部502厂,也就是后来的侯马电缆厂

说起502厂落户侯马,不得不说当年特殊的国际环境。为了准备打仗,1960年代开始,中央政府把相当多的技术工厂迁移到三线地区,这就包括迁到侯马的邮电501厂。因为最初是65年开始筹建的,所以这两个厂子分别代号6501做电话传真,和6502做电缆。1969年中苏冲突之后邮电部第七研究院被紧急疏散到侯马,代替了501厂,这也是今天侯马的移动研究院的前身,当然大部分已经搬迁到太原去了。

吴总是1969年回到侯马电缆厂的,那时候厂子还没有完全建好。但是根据当时的邮电部副部长,老红军李玉奎1968年的批示,502厂要制造同轴电缆,主要面向当年的12路载波和1800路微波通信的需求。在侯马厂的前十年,吴老被安排负责从事电缆的测试和相关仪表的工作,先后参加了中同轴1.7MHz,10MHz同轴电缆等的研发测试工作,具体负责了1.7MHz选频表的研发。

   编辑和吴老(右)在吴老家中
时间来到1978年,又是李玉奎副部长拍板,邮电部要开始制造光缆。当时在邮电部系统内,成都的514厂主要负责市内电话缆的研制与生产,502厂被选出来制作面向干线需求的光缆。从1978年到1986年,侯马电缆厂成为中国光缆制造的绝对主力,先后参加了武汉82工程,广州84工程,石家庄,哈尔滨等项目。中国第一个实用化光纤通信系统,武汉82工程的13公里光缆就是侯马厂制造的。基于侯马厂的工作,邮电部在1984年展开全国范围内调查,准备大力推动光纤通信产业发展。武汉邮科院,电子34所,44所等更多单位被包括其中。到1988年,侯马厂已经可以生产6-12芯光缆,兰州-武威长途项目第一次采用了他们的光缆。可以说,是侯马厂带领中国通信工业进入了光纤光缆制造的实用化阶段。

1990年代,侯马电缆厂已经有3500多员工,年产光缆150万芯公里,OPGW光缆6000公里。1993年,京汉广架空光缆的北京-信阳段成功部署侯马厂的光缆,份额超过另外两家国内竞争对手。这个时候,侯马厂光缆技术的具体负责人正是吴老。

    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侯马电缆厂的卓然地位,邮电部几次重大对外合作项目最初想到的都是他们。吴老回忆他参加了邮电部组织的与荷兰飞利浦,日本古河,日本住友,美国康宁,英国南安普敦的几次谈判。可惜的是侯马一个机会都没有抓住。飞利浦项目落户武汉成了今天的长飞,当年侯马厂的厂长徐恩茂等七八位骨干员工还被调到了武汉参与长飞创建。后来与住友和古河的谈判同样没有成功,这两个项目一个落户成都,一个落户西安。吴老回忆起来非常惆怅,他说这里面有当年邮电部工业局领导的决策问题,也有一些境外竞争对手的故意捣乱。不管怎样,最后侯马因此错失了成为中国光纤光缆首镇的机会,并在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蹶不振。

1997年,临近国企退休年龄的吴老被光纤光缆新军,江苏亨通的崔根良总邀请加盟亨通,随后在亨通工作16年,直到前几年彻底退休回到侯马养老。在亨通的十六年里,吴老又成为国产光纤最积极的推广者。

吴老的一辈子,见证了中国光纤光缆工业从零起步到世界第一,可能唯一遗憾的是他的家乡临汾没有抓住历史赋予的机会。但不管怎样,侯马的502厂,还有吴老他们那一代人,尽到了自己对国家的职责,接下来的事情应该是后来者要去实现的。

关注“电缆宝”公众号

免费获取海量采购、招标、现货、线缆价格最新信息

采购招标 | 现货市场 | 厂商报价

电缆宝提供每日最新电线电缆价格行情及电线电缆资讯的实时报道;电缆宝只为您关注您所关注的!

委托找货

在线询价

客服电话:400-8118-365

电话咨询

扫一扫

免费入驻

回到顶部